110年度農糧達人梓園碾米工廠

  • 水稻

當普悠瑪列車由北往南駛近關山站前,可以看到座落在阡陌縱橫稻田當中的梓園碾米工廠。自民國97年農委會開始推動產銷履歷制度時,梓園碾米工廠老闆范綱亮就輔導契作的200多戶農民、400多公頃的農地全部加入產銷履歷行列。

梓園碾米工廠AI經營法 創造三贏農業

目前第二代范植巽接手,將傳統的人力農業推進至AI農業,把產銷履歷累積的大數據,結合台東大學與台東農改場知識與技術,導入環境數據儀與植保無人機,抵抗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保障契作農民的產量穩定,范植巽說:「不能只有米廠賺錢,要讓農民也賺錢,稻米產區才能永續!」

產銷履歷不僅用藥安全規範,將各農友累積的生產資料,比對農改場推薦的肥料用藥種類與施作時間點,發現農友依照經驗值的判斷並非最好的選擇,經過梓園建議調整後,農友可增加一到二成的收入,范呈豪說:「結合產銷履歷紀錄與農改場數據來調整種植方式,消費者可以吃到來源清楚的米,米廠能拿到用藥安全且產量穩定的米,農民則獲得想要的利潤,可說是創造了三贏局面!」

簡化過程 提高誘因

一開始要推動產銷履歷時,老農對於「拿筆寫作業」非常抗拒,為了輔導農民,老闆娘劉張妃姝白天參加產銷履歷系統課程做筆記,晚上就在活動中心開班授課,並以保價收購誘因,結合「看圖說故事」的紀錄方式來簡化插秧施肥紀錄,成功吸引農民加入產銷履歷陣容。

穩定品質與產量吸引更多農友加入,梓園目前契作的土地面積增加到1040公頃,共計有467位的契作農戶,范植巽說:「產銷履歷制度在農委會擴大推動下,已經是農產品市場競爭的基本條件。從梓園出去的米,每一顆都有產銷履歷紀錄,而產銷履歷更是梓園管理產區的利器,可以精準知道每位農民資材使用量,再針對土壤與水況隨時調整,讓每位農民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收成與利潤!」

天災預警  智慧導向

梓園與台東大學產學合作,導入長達一年的氣象預測,於年末召開大會對農友預告來年田間管理方向,並結合氣象感測儀,將日照、溫濕度、降雨量、風向、土壤溫濕度與田間水量等即時參數加入產銷履歷系統,農民下載APP就可以即時收到颱風預警、水利會灌排水時程等協作資訊。透過產銷履歷資料結合科技設備,不僅可以把栽培技術與經驗有系統傳承給下一代,還能讓台灣農業邁向智慧化AI農業的未來。

  • 梓園碾米工廠
  • 地址:956 臺東縣關山鎮德高里永豐路69號
  • 電話:089-931888
  • 信箱:zinyuanrices@gmail.com
  • 網站:點選前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