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紅龍果19班 靠履歷管理提升品質
因時代變遷,從葡萄園轉變為紅龍果園,在台灣中部彰化二林地區有一個紅龍果產銷班,透過正確的管理及種植方式,調整產期使紅龍果能全年收成,最近更開始研發「富硒紅龍果」,應用奈米科技進行生產強化,希望未來能夠讓硒這個罕見元素能夠用吃的就能讓人體吸收。
提升技術 改善品質
由於當時臺灣的農民還不太了解種植紅龍果的種植技術,產出的果實並不美味,一度想要放棄的莊班長發現了原來紅龍果需要更長的生長期才能有美味的果實,於是重燃起繼續種植的信心。
當時市場上紅龍果多由越南進口,在殘藥超標事件後,國產紅龍果需求大增,附近的農民們也紛紛加入種植,彰化地區擁有紅龍果的絕佳種植條件,加上農改場的研究員投入指導,使得二林地區的紅龍果開始有了品質上的大轉變,在配合政策及農會的推動下,民國101年,莊班長開始組織產銷班,班員也都加入吉園圃,學習正確的栽種方式,因有安全管理的觀念,使產品得以簽約出貨給華航空廚,二林地區的紅龍果產業蓬勃發展。
增強產能 提高收益
沿用種植葡萄時的草生管理方式,保持土壤良好的狀況,調配日照管理,使得二林的紅龍果全年度都能進行收成,為了讓此地的紅龍果更具市場競爭力,103年莊班長開始推動班員加入產銷履歷,「北部的民眾對於安全很重視,產銷履歷是一定要做的事。」經過了無數反覆溝通,透過Line群組不斷提醒指導用藥方式,由兒媳婦擔任登打工作,提高班員加入意願,促使班長與擁有共同理念的班員共同進行集團驗證,目前班內共有11位班員加入,更有7位正在申請中,莊班長相信即使田間管理比原本照料起來更累一點,但能夠推出提升產品價值又能獲得消費者青睞的好果實,才是產銷班最堅持的事。
紅龍果如今已是臺灣人相當熟悉的水果,為了更提升果實的營養價值,今年起產銷班開始試栽種「富硒紅龍果」,透過科技方式將罕見元素硒加入種植過程中,不少消費者已經引頸期盼,今年度也有更多的產銷班員加入產銷履歷的行列,在確保履歷產品產量的同時,未來莊班長也希望能夠以集團的方式與大型廠商簽約,確保班員的收益,並以共同品牌的方式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