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度水產達人陳王寶蝦

  • 白蝦

「台灣寶蝦」這個響亮的品牌名稱,是由來自嘉義義竹鄉母子陳王寶蝦及陳泓碩兩人所共同營造,正因媽媽的名字就是「寶蝦」,在都市打滾多年的陳泓碩回鄉後與家族一同開創自己的事業,並集結當地養殖青年之力,希望創造出義竹地區水產養殖榮景。

自產自銷互集結  「台灣寶蝦」攜手養青共同打拚

「回家之前,我真可說是妻離子散。」陳泓碩苦笑的說起在北部工作時,妻子也在另一個縣市就業,為了省錢只好把小孩送回老家讓父母照顧,因在都市打拚而失去的相處時間讓他思考回鄉團聚,此時退休的父母也正好接手親戚的養殖池,讓毫無經驗的他一頭栽進了白蝦養殖。

改變方式  走出困境

一開始母子兩人採用鄰居口耳相傳的慣行養殖方式開始養蝦,不僅每天得半夜兩小時起床一次確認池子的狀況,即使進行投藥,蝦子也常是半夜整池死亡,或是出現奇怪疾病,無從改善的情況下,陳泓碩只能抱著病蝦到防治所或是養殖協會希望找到問題,因此逐漸接觸到正確的養殖知識及政府資源,他決心重新思考自家的養殖及經營行銷的方式。

由於慣行養殖的白蝦不僅存活率低,在市場價格也不穩定,陳泓碩獲選「全國百大青農」後,許多養殖前輩的指導也讓母親原有的慣行觀念改變,「既然可以輕鬆管理又有相對收益,為什麼不做呢?」母子兩人於是加入產銷履歷驗證,創立「臺灣寶蝦」品牌,透過自產自銷模式開拓新通路,採不用藥的生態養殖方式,找尋正確魚種與白蝦混養,決定兩者間最適養殖密度,最後決定以主力為白蝦生產,並搭配黃蠟鰺,由於放養密度比過往少了近一半,使得蝦子們有了更多舒展空間,存活率也有效提升。

養殖方式轉向有效管理,藉由登打紀錄計算出飼料比率,定期檢驗消毒也讓養殖池的基礎變好,不用再半夜起床顧池子,管理起來也輕鬆,並逐步加入了冷鏈包裝系統,讓自家品牌有了更穩定的發展方向。

傳承接軌  創造市場

擺脫以往傳統口耳指導的養殖方法,在養殖場中導入智能科技養殖,包括水質監測、精準投餵及微氣象站等,針對養殖池進行即時監控,不僅節省人力更能達到提前預防的效果,陳泓碩承襲養殖漁業優秀前輩們的教導,也投入了養殖協會的會務工作,並將經驗及技術傳承給青年漁民。

此外,陳泓碩還組織當地自產自銷的青年漁民成立產銷履歷產銷班,由於每位漁民的產品多樣性不足,透過共同行銷讓消費者選購更多品項的水產品,提升產品能見度,行銷通路佈局更全面。由於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陳泓碩不僅擴大驗證面積,加入台灣鯛及金目鱸等品項,期許臺灣的產銷履歷制度也能與接軌國際,擴展外銷市場。

  • 陳王寶蝦
  • 地址:624 嘉義縣義竹鄉嘉25鄉道85號
  • 電話:0933-691-197
  • 信箱:sadfer9311@gmail.com
  • 網站:點選前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