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全空調 智慧環控有一套
在彰化竹塘洋菇故鄉中每天清早有位年近花甲,頂著招牌半屏山頭的「黑貓姐」李美玲女士,精神奕奕吆喝著大家開啟一整天工作,她以絕佳洋菇品質稱霸,種出如雞蛋般大小的超級洋菇,全年無休的穩定量產並設立「興家菇類栽培農場」,讓竹塘成為洋菇之鄉。
因長輩需照料,李美玲夫妻倆決定回到彰化接下家業並照顧家人,從小種植洋菇的丈夫,深知照料洋菇的辛苦,經常要半夜起床觀察菇舍狀況,碰到寒流更是戰戰兢兢,想要每天都能有穩定的產量出貨,夫妻倆決定買下六分地,打造智慧環控現代化菇舍,菇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設施、栽培介質再利用,為農業生產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獨立發酵 AI控制
李美玲笑說「人怕中風,洋菇怕南風」,這句歇後語道盡了栽植洋菇的辛苦,以往傳統菇舍最怕季節轉換,更要時刻注意栽培環境通風及溫溼度變化,而「興家菇類栽培農場」跳脫傳統栽培方式,使用密閉式洋菇培養室並採用智能AI環控系統,隨時監控溫溼度,於培養室外圍隔出預冷空間,確保洋菇維持在15~17°C的環境下生長,達到「省時、省工、省力」目標。
「興家菇類栽培農場」不使用太空包,而採稻草堆肥發酵技術培養洋菇栽植,加入有機豆粉、豆渣及稻草堆肥進行前發酵、後發酵的培育流程,後發酵溫度攝氏58~60°C,採自然發酵12至14天殺死壞菌,然後在完全發酵的稻草堆肥上面種植洋菇菌,便是李美玲在密閉冷房中栽植出肉質緊實、口感Q脆,帶有特殊香氣優質洋菇的關鍵技術,且培養用的堆肥可作為種植蔬果的有機肥,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同時結合現行綠能政策,在菇舍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設施,供農業生產所需用電,減少碳排放量並節能。
在地深耕 帶動發展
從小在都市成長好勝的李美玲女士,為讓自家產品品質更有保證,自103年決心加入產銷履歷,讓洋菇栽植流程標準化,品牌特色及安全溯源性吸引大型通路上門合作,除了產銷履歷第三方驗證每年追蹤評鑑外,通路業者端家樂福法國總公司也每年都派員檢測生產各環節,雙重把關下「興家菇類栽培農場」也總是能通過層層檢測,讓消費者安心。除此之外她也帶領竹塘地區農民成立產銷班,鼓勵大家加入產銷履歷驗證,不僅面積增加外,讓該區年產量達150萬公噸。除了翻轉洋菇市場之外,也逐步的改變了當地的生產型態。
個性豪氣的李美玲女士也積極投入食農教育推廣,以逗趣活潑的臺語教學方式,教育鄰近中小學學童洋菇如何栽培,深受當地學子們喜愛,曾獲選模範農民的她認為唯有向下紮根,才能讓在地產業更具發展潛力。近來也積極開發多元洋菇加工品,例如洋菇料理包等,希望提升洋菇的產值,讓竹塘洋菇產業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