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驗證產銷履歷
隨花逐蜜睡工寮的養蜂神農
鄭金崑有 30 餘年養蜂經驗,是第 31 屆全國十大神農,他為了採集好蜜,哪兒的花若盛開,鄭金崑的蜂箱自來,從不畏奔波的辛苦。他的蜂蜜屢屢獲得臺中及全國國產龍眼蜂蜜品質評鑑競賽特等獎及頭等獎。而身為養蜂賢拜,他也以身作則,率先響應,是民國 109年第一批取得蜂蜜產銷履歷驗證的 14 戶蜂農之一。
蜜蜂孩子飛到東又飛到西
筠捷蜂場是鄭金崑父親創立,他自幼就跟著父親學習養蜂技術,蜂場就是他的遊戲場,鄭金崑形容自己就是「蜜蜂的孩子」,當鄭金崑正式接下蜂場事業,也開始了他像極了蜜蜂「飛到西又飛到東」的採蜜生活。
為找尋較佳的花蜜區,鄭金崑四處尋找花源,等到花開時節,就載著整車蜂箱前往,白天搬出蜂箱放蜂,夜間就睡在簡陋的工寮,過著逐蜜源而居的生活。3 月荔枝開花期,蜂箱就移往高雄,採集荔枝蜜;4 月到臺南或臺中霧峰,採集龍眼蜜;夏季蜂箱則移回臺中外埔據點,並採集富含營養價值的蜂王漿;10 月以後正逢山茶花開,再移往高海拔地區,繼續採花粉的工作。
鄭金崑也配合時令發展多元化、高價值蜂產品,並培育蜜種與漿種蜂王,依生產期輪用不同蜂種增加產量。他每年還提供 200 箱蜂箱協助瓜果授粉,減少瓜果農人工授粉成本,提高瓜果產量與品質。
詳實記錄提供後進學習資料
以前的養蜂技術,靠的是家族或老前輩們的口耳相傳,鄭金崑認為光靠養蜂家族的第二代、三代繼承農產業,不足以有效解決目前農業人口老化的困境,需要更多的青農投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要求的文字紀錄可以提供青農們更多學習的資料。
要獲得產銷履歷認可的產品,必須同時符合資訊可公開追溯、生產過程符合臺灣良好農業規範 (TGAP),以及經第三方驗證制度。這其中生產紀錄的完整性及詳實度就是關鍵,這也對蜂蜜生產尤為重要,鄭金崑工作團隊每次作業不管是餵食糖水及蜂糧,蜂場清潔、蜂群管理、蜂群異動或遷出、遷入均詳實紀錄。
養蜂是逐蜜源而居的工作,在採蜜前如何讓蜂群強壯且訓練有素,攸關採蜜的效果,完整且詳實的紀錄,不僅供第三方驗證檢查用,還可以供做日後改進或備案的參考。例如,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以往採蜜的地點可能花開的不好,就需要緊急挑選其他地點,翻閱過往詳實且完整的紀錄,就可少走冤枉路。
志願領頭羊 傳承優質技術
鄭金崑為了精進養蜂技術,經常參加農改場辦理的訓練課程,並多次配合苗栗區農改場進行試驗研究。他還設置高標準分級包裝場,帶領產銷班通過 ISO 9001:2008 驗證,改善蜂產品衛生包裝,提升分裝環境整潔及機械化,為產業樹立新典範。
他在任台灣養蜂協會理事長期間 (民國106~109年),積極爭取希望政府能將蜂蜜納入產銷履歷中,當「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納入蜂蜜類並正式公告後,他也在第一時間加入,成為首發取得產銷履歷標章的 14 戶蜂農之一,目的就是想要當蜂農的領頭羊,讓蜂農了解到加入產銷履歷對於蜂產業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也能讓消費者在選購蜂蜜時,能清楚辨識出優質的國產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