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產銷履歷拼圖
麻豆農會投資千萬建置智慧分裝
文旦柚是中秋節最佳應景水果,帶有月圓人團圓的節慶意味。自從政府推動產銷履歷制度以來,麻豆文旦產區農友多年來積極投入安全用藥管理,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的面積已達380公頃,占全國種植面積一半以上。而這些獲得產銷履歷驗證的文旦,已是近年來麻豆農會文旦產銷,最重要的一張「門票」。
為了因應文旦為節慶型送禮,量大且集中的銷售特性,麻豆農會於110年再投入千萬,建置了臺灣首座文旦智慧化自動分級包裝場,從全自動分級到機械裝箱作業,一條龍自動化模式,搭配場內冷鏈設備,更能確保文旦禮盒到消費末端的品質,麻豆農會更以「水果分裝及流通」項目,獲112年度產銷履歷達人的肯定。
無破壞糖度檢測 提升選果效率
「往年麻豆農會在文旦產季透過傳統人工分級處理50萬台斤的文旦,需要30多名人力,沒日沒夜的加班;設置自動化分級包裝系統後,所需的人力成本只有以往的三分之一,同時產能卻增加了2到3倍。,還有機器手臂協助搬運,不須耗費大量勞力,就能運作順暢,優化的包裝流程,也讓麻豆農會成功開拓海外市場,將麻豆文旦外銷加拿大。」除此之外,麻豆農會總幹事孫慈敏還特別介紹廠內一臺無破壞糖度檢測設備,只要經儀器掃過1秒就能測出文旦糖度,一改過去需切開文旦柚擠出果汁測試的作法,輕輕鬆鬆就能篩選出精品好柚,大幅提升選果效率,打造出精品禮盒。
這座獲產銷履歷驗證的文旦智慧化自動分級包裝場的誕生,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孫慈敏表示,她兩年前擔任「臺灣文旦大聯盟」召集人時,發想一款集合全臺十大文旦產區產銷履歷文旦禮盒時,才發現雖有產銷履歷的文旦,卻沒有具有產銷履歷驗證的分級包裝場。「缺一塊」的遺憾,讓她決定由麻豆區農會向農糧署申請補助,加上自籌款以總經費1,364萬元,建置臺灣首座文旦智慧化自動分級包裝場,112年8月29日揭幕後,麻豆區農會文旦的產銷到包裝一條龍更上一層樓,對消費者也更有保障。
智慧包裝 完成產銷履歷拼圖
孫慈敏表示,過去的文旦集貨場動線雜亂、場地悶熱,文旦堆滿地,如今全然改觀,不僅場內明亮、乾淨,動線流暢,作業環境還有冷氣空調溫控,不僅提高文旦分級、禮盒包裝的產能和效率,保鮮度更佳,也讓農會敢接大單拼產銷,甚至有貿易商主動尋求合作,對幫助柚農、推動文旦產業大有幫助,全要歸功於這座包裝場的建置。
「今年銷售目標額挑戰百萬台斤。」孫慈敏表示,麻豆區農會每年協助農友銷售大量文旦柚,農會銷售條件有:文旦甜度應達10度以上、文旦樹果齡應超過20年等規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交貨時,農民必須連同產銷履歷驗證書一起檢附。她也表示,今年麻豆產區有產銷履歷的文旦幾乎是供不應求,她也提醒消費者選購麻豆文旦可認明包裝箱上「產地團體標章」、「產銷履歷」雙驗證標籤,才能確保買到香氣、酸甜比例、肉質細緻度都是一等一的正宗麻豆老欉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