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兩代接棒推動產銷履歷
創建蝦覓世界建立品牌優勢
柯明賢是典型的漁二代。父親柯丁風自民國 60 年代就開始從事養殖漁業,舉凡吳郭魚、草蝦、金目鱸、黑鯛都養過,直到民國 90 年代養殖白蝦時,他發現施藥不會使白蝦健康,反而造成抗藥性,增加無謂的成本,因此他捨棄投藥養殖,改用益生菌、枯草桿菌等好菌,用好的水質養出健康白蝦,102 年就投入產銷履歷制度,更獲得「105 年度產銷履歷水產達人」的殊榮,至 107 年將養殖者登記轉為柯明賢繼續執行產銷履歷。
柯明賢接手魚塭後,更進一步落實友善養殖環境,採低密度生態養殖白蝦,混養虱目魚,草魚,豆仔魚,金目鱸魚等工作魚穩定生態系統。走進位於嘉義縣義竹鄉的柯家養殖場,清澈池面映入眼簾,養殖池周邊也不使用除草劑,避免影響水源,而是種植匙葉蓮子草,每年不僅可節省幾萬元的支出,天然的養殖環境和產銷履歷驗證,更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健康。
自創品牌 產銷一貫化
「但傳統盤商以斤論價收購仍是通路主力,養殖戶辛苦配合產銷履歷作業,卻無法實質反應在盤商的收購價,導致多數蝦農不願投入產銷履歷。」返鄉投入養殖漁業的柯明賢從小看到父執輩身處靠天吃飯的高風險養殖漁業,每到收成期還得面對盤商剝削的打擊,讓他體驗到只有落實產銷一貫化,才能改變養殖業的處境。
從工程師到專業養殖戶,柯明賢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爭取父母的認同。最初僅利用工作的休假日回鄉幫忙,並嘗試透過分級包裝、宅配直銷,自創「蝦覓世界」品牌,直到獲得初步成果後,父親才同意柯明賢辭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養殖、產品開發和品牌經營。為了提升生產及加工過程的安全與衛生,他甚至投入千萬資金,在自家魚塭地上,申請 HACCP 輔導建置漁產加工廠,執行 ISO22000 的資料記錄,跳脫生產者「只要可以吃就可以賣」的收成心態,轉而用消費者的角度切入思考。
消費者需求導向 保持新鮮與口感
柯明賢向我們展示獨創的 300 公克裝的真空包裝的蝦仁產品,符合小家庭一餐食用的分量而大受歡迎;這種包裝規格,還引起同業的效尤。「但讓顧客回購的關鍵還是新鮮度和口感」,因此白蝦於池邊捕撈後馬上進入加工廠,放入充滿氧氣的水桶內,進行 2 小時靜置清腸後,進入白蝦分級選別,挑出軟殼蝦,以手工脫殼、檢查、人工裝盒、包裝封膜,成為最夯的產銷履歷蝦仁產品。
「透過產銷履歷的記錄讓養殖生產過程透明、公開、可追溯,幾年下來,消費者以行動支持,不僅吸引許多通路主動上門合作,更讓蝦覓世界現在已可達到 100% 自產自銷。」柯明賢不僅把自家蝦子賣進餐廳和消費者手中,甚至擴大契作,帶動周邊養殖戶加入產銷履歷驗證的行列。
「有錢賺大家都很願意配合!」柯明賢表示,產銷履歷及漁產加工過程中繁瑣的工序及增加的人力成本,漁村裡的阿公阿嬤級蝦農根本無法負荷。為此,他從身邊從事養殖的親友們開始溝通,鼓勵大家一起做產銷履歷,共同原則為不用藥養殖,每年需抽驗掌握品質,慢慢形成合作漁場,由柯明賢以較高的價格收購,並藉蝦覓世界協力運銷。
養殖戶們不需擔心加工、包裝、通路等問題,一方面可以實質幫助老農收益,也會吸引年輕漁民返鄉。目前合作漁場面積約 15 公頃,由於白蝦產期為 5 月到隔年 2 月,產量有限,仍供不應求,但柯明賢堅持不收購非合作的白蝦,以保證自家品牌的安全性,也讓蝦覓世界站穩腳步。